深山裡的奪寶奇兵

作者: 華爾街日報專欄文章作者: 華爾街日報 | 社會觀察 – 2013年5月31日 下午4:02

理查德•休斯(Richard Hughes)講述的那段旅程宛如《奪寶奇兵2:魔域奇兵》(Indiana Jones and the Temple of Doom)的翻版。作為當今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尋寶人,他一門心思要找到傳說中的緬北玉礦。那是一片叢林堡壘,位置偏遠又有人嚴密守護,沒幾個在世的西方人到過那裡。他在出發之前花了好幾個月的時間勸說對外界而言神秘莫測的緬甸軍方為他放行,然後才可以接近礦區,因為軍方把守著通往緬甸礦區的道路。之後,他還得穿越剛果以東全世界最難走、瘧疾最嚴重的一個地區,尤其是那段折磨人的土路。搬運工說,只要七小時就能爬到頂,但在緬甸的暴虐季風之下,小道很快變成泥漿流淌的河流,將車輛困在深至車門的淤泥中,直到有幾群大象出現,才把它們拖了出來。休斯和同伴花了幾天的時間才走完這段淤泥路。在沿途那些破敗不堪的村莊裡,村民們吸著鴉片,告訴他們發生在山背後礦區中的各種離奇故事。然而,當休斯在三天後抵達目的地時,眼前的一切還是讓他大感意外。那是一座美國“西大荒”(Wild West)時期風格的新興城市,有別於他之前見過的任何地方。商店裡有進口的法國幹邑和法國香水,當地人玩輪盤賭、吸毒、嫖妓,一擲千金。為了找到玉石,那些尋寶人差不多什麼辦法都用上了,比如帶一根管子潛到河中,管子接著岸上的自行車打氣筒,這樣他們就可以在水下呼吸。當人們找到包著泥土的褐色石頭,覺得裡面可能有玉的時候,他們就用錘子敲打,看是哪種聲音:如果聲如鐘鳴,那就是個好兆頭。而在大礦裡面,成群結隊的男子拉著筐沿鐵軌行進,筐裡面裝著地底下挖出來的礦土──裡頭或許更多的是泥土,也或許更多的是玉。對休斯來說,這就像是走進了古埃及的法老時代。他回憶說:“我當時在想,‘天哪,這不是在建金字塔麼。’”。休斯第一次去帕敢(Hpakant)玉石場距今已超過15年了。但據後來去過那兒的人說,緬甸這個名揚天下的玉石礦區在很大程度上依然還是一片蠻荒景象,令人震驚。事實上規模達100億美元的整個“有色”珠寶行業也是如此。這個行業充滿了各種傳說,但事實並不為外界所知。它涉及大約50種有色寶石,如玉石、紅寶石、翡翠和藍寶石等,從莫臥兒王朝和葉卡特琳娜二世(Catherine the Great)的時候起,這些寶石就俘獲了全世界富人的心。國際鑽石行業基本上被戴比爾斯(De Beers)這樣的大公司控制,並受投資者和華爾街銀行家的緊密關注。有色寶石行業則不同,唱主角的仍然是小礦,以及那些遊走於世界最危險、最不發達地區尋寶的冒險家。最好的寶石往往產自馬達加斯加、塔吉克斯坦、哥倫比亞和緬甸等國,這些國家走私猖獗、人權記錄差,礦主有時候也不願意讓外人來參觀,擔心他們直接跟當地人做生意。有些時候,休斯這樣的專家會從礦主或中間人手中買下寶石,然後轉手賣給富有的客戶。另外一些時候,則是批發商在泰國、印度等加工中心的拍賣會或市場上買下寶石,然後再賣給大眾。2011年緬甸的一場拍賣會就實現了28億美元的銷售額。不管是通過什麼途徑,在紐約、倫敦以及差不多其他任何地方買寶石的人們,無論新富、收藏家還是時尚達人,都很少知道他們的寶石來自何方,即使想知道,恐怕也得不到確切的答案。行業組織國際有色寶石協會(International Colored Gemstone Association)副會長讓•克勞德•米歇樓(Jean Claude Michelou)說,對於大部分寶石來說,寶石產自哪國這樣的基本數據都“非常模糊”。確實,如果你想找到最好的紅寶石、藍寶石礦背後的總經理或大股東,那就得靠運氣了。在長久以來都被視為世界最重要的紅寶石、玉石出產國的緬甸,很多礦山都受軍方或其關系很近的合作方控制,他們有些人是美國數年前為懲罰緬甸殘酷軍事政權採取的制裁措施中的制裁對象。(雖然自從緬甸改革派新政府開始逐步結束數十年殘酷軍事統治以來,很多制裁措施在過去兩年有所放鬆,但有些針對緬甸新產寶石的限制措施依舊存在。)但寶石也可以從民間尋寶人那裡流出。這些人的身份在他們的大本營之外基本上無人知曉。休斯在帕敢的時候遇到過一些寶石大亨,其中一位曾經是出租車司機,他進入這一行的第一單買賣,是以23美元的價格從一位乘客那裡買下一塊原石,然後以5,000美元的價格轉手賣給了一位玉石貿易商。(休斯在1996年遇見此人時,他站在一大堆玉石原石上讓休斯拍了一張照片,他家有一個房間裡裝了整整一房間的原石。)盡管這個行業的發展情況很難跟蹤,但專家說,近些年主要由於供應的不穩定,價格還是上漲了不少。美國圖森市(Tucson)20世紀70年代開始從業的尋寶人、寶石經銷商羅伯特•吉尼斯(Robert Genis)說,高等級緬甸紅寶石的零售價格已經超過一克拉四萬美元的水平,相當於90年代中期價格水平的四倍,哥倫比亞祖母綠的價格較本世紀最初幾年的低點翻了一倍左右。為尋寶跋涉過30多個國家、現居曼谷的休斯說,主要由於中國的需求猛增,玉石價格在過去五間增長了10倍,到了最近勢頭才有所放緩。如果願意長期持有寶石、甚至流傳幾代人,那麼回報可以是相當高的。想想小約翰•洛克菲勒(John D. Rockefeller Jr)曾經擁有的那顆62克拉的“洛克菲勒藍寶石”(Rockefeller Sapphire)吧。他在1934年從一位印度王公手中買下了它,加以重新設計,為妻子做了一枚胸針。1971年,洛克菲勒家族以17萬美元的價格將這顆寶石賣給了一位知名寶石經銷商。九年過後,它又進了拍賣場,賣出了150萬美元,後來又在2001年轉售,賣到了300萬美元以上。還有一顆有名的藍寶石,是19世紀實業家詹姆斯•希爾(James J. Hill)在19世紀80年代為其妻子所購,當時的價格為2,200美元。2007年的拍賣會上,它賣出了略超300萬美元的價格。不能不提的還有產自緬甸、重八克拉的“伊莉莎白•泰勒紅寶石”(Elizabeth Taylor Ruby),它是理查德•伯頓(Richard Burton)1968年送給已故好萊塢影星伊莉莎白•泰勒(Elizabeth Taylor)的聖誕節禮物。2011年,這顆寶石拍出了420萬美元的價格。鑽石是女士最好的朋友這一點自不待言,然而有色寶石仍然有著一股讓珠寶之王都無法企及的神秘魅力。這種魅力一定程度上是緣於有色寶石的色澤之美和稀有性。對很多富人、特別是亞洲富人來說,沒有什麼東西抵得上擁有一袋閃亮的寶石,它們可以隨身攜帶或收藏起來,緊急情況下還可以賣掉。在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導致很多富人急需新的財富儲存途徑之後,這一點變得癒發明顯。那些五彩斑斕的歷史無傷大雅,反倒使有色寶石更讓人沉迷。莫臥兒王朝(泰姬陵建造者沙賈汗(Shah Jahan)所屬朝代)著名的“孔雀寶座”就鑲嵌了紅寶石和其他一些貴重寶石。中國歷代帝王對玉石的喜愛人所周知,這種喜愛可以上溯至公元前3000年。俄國沙皇在他們的皇冠上放了一顆據信源自15世紀、約有400克拉重的紅尖晶石。較近的則有威廉王子(Prince William)送給凱特•米德爾頓(Kate Middleton)的一枚曾經為其母親戴安娜王妃(Princess Diana)所有的藍寶石訂婚戒指。不過,現在要找到新的大顆寶石來緩解世人的渴求可沒那麼容易。尋寶人趁虛而入。前面提到的圖森經銷商吉尼斯說,他入行是在上大學的時候。那時他在地圖上查看錫、金、銅等最為世人所覬覦的自然資源都產自什麼地方。最吸引他注意的,是哥倫比亞地圖上一個標注著祖母綠礦藏的小小的綠色符號。他賣掉了自己的立體聲音響和一輛二手車,湊齊了1,000美元的盤纏。吉尼斯說:“我知道自己不想身無分文地回來。”吉尼斯乘坐大巴車到哥倫比亞-墨西哥邊境,之後又搭了幾趟火車和幾趟便車,來到了波哥大的祖母綠產區,把剩余的錢拿出來買了寶石。回到美國後,他賣掉這些寶石,賺了一倍。吉尼斯回憶說:“突然之間我就多了1,000美元,我想,‘嘿,比上學強多了。’”往返多次之後,他已經有足夠的錢乘飛機去哥倫比亞而不是坐大巴,返回途中還能去加勒比海遊玩。如今,吉尼斯銷售的很多寶石都是委托其他人去找來的。有一位合伙伙伴是他在一個寶石大會上碰到的一位常駐紐約的尋寶人。此人來自緬甸,在聞名於世的莫谷(Mogok)紅寶石礦區有著廣泛的人脈。莫谷的礦區雖然沒有帕敢那樣蠻荒,但也被緬甸軍方嚴密守護,也是備受全世界的尊崇。到過這些礦區的人說,那是一個偏僻的山谷,有著閃閃發光的金色佛塔,感覺宛如穿越到了古代。那裡幾乎人人都涉足寶石交易,甚至包括當地的面包店,他們向遊客展示的除了當天的烘焙食物之外,還有寶石。想想寶石可以賣出什麼價格,便可清楚地看到有色寶石歷久彌新的魅力。吉尼斯的最新收獲是從他緬甸合伙人那裡購得的一顆39克拉的藍寶石,現在正等著在蘇富比(Sotheby's)拍賣。吉尼斯說,他估計這塊寶石可以賣到100萬美元,畢竟知名拍賣行的競價戰並不少見。他說:“對很多收藏家來說,收藏寶石就像吸食海洛因一樣,一旦開始就停不下來了。”心急的買家甚至在緬甸最大城市仰光排起了長隊。在緬甸政府對外國人放鬆限制的過程中,仰光正在迅速向遊客開放。市中心的昂山市場(Bogyoke Aung San Market)是一座破舊的殖民時期建築,在這裡,中年遊客拖著腳步走在鵝卵石街道上,店老板往地上吐檳榔,牙齒和嘴唇被染得通紅。這裡的待售寶石自然比不上吉尼斯最近發現的那顆39克拉藍寶石,但它們也讓遊客有機會買到一件彰顯寶石行業之魔力與傳奇的紀念品。54歲的佛羅裡達人帕梅拉•鮑溫(Pamela Bowen)第一次來仰光。她說:“在我來之前,大家都滔滔不絕地跟我講緬甸紅寶石有多漂亮。”鮑溫說,由於大家這麼熱烈地議論緬甸的寶石,她覺得這些東西“非買不可”,便花550美元買了一對紅寶石耳環和一枚紅寶石戒指,一份給自己,一份回家後送給姐姐。不過隨著有色寶石需求的不斷增長,這樣一個問題仍需回答:該行業能不能實現規范化?從一定程度上講,答案可能就在離緬甸半個地球之遠的倫敦上流住宅區梅費爾(Mayfair)。在那裡,一群礦業元老正在制定他們自己的計劃,來獲得更多的有色寶石供應。他們的公司“Gemfields”正力爭成為業界巨頭,做有色寶石行業的戴爾比斯。它有世界最大礦業公司必和必拓(BHP Billiton)前首席執行長的支持,已在倫敦証券交易所(London Stock Exchange)上市。該公司表示其目標是獲得世界主要有色寶石的產量當中相當大一部分的權益,並引進現代採礦工藝、以提高供應的可預見性,同時大力投入營銷,增加有色寶石的知名度。南非人伊恩•哈爾伯特(Ian Harebottle)是該公司的首席執行長,他說,有色寶石一度像鑽石那樣流行,直到20世紀40年代戴比爾斯加大營銷投入、打出“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之類的口號。他說,現在有色寶石相比700億美元規模的國際鑽石行業顯得微不足道,而作為主角的小礦商也沒有相應的資金或規模來做出多大的改變。哈爾伯特說:“有色寶石行業在倒退。”如今,Gemfields在讚比亞的一座大型合資礦山所產出的祖母綠已佔全世界產量的20%。該公司說,其紫水晶供應量佔全球供應量的40%,公司在莫桑比克的一個大礦也即將開始出產紅寶石。哈爾伯特說,Gemfields希望向其他國家擴展,包括緬甸,如果緬甸政府繼續推進改革、其人權狀況得以改善的話。Gemfields前不久還收購了源自俄國沙皇時期的傳奇珠寶品牌法貝熱(Faberge),目的是在構建有色寶石領域第一批“礦山到市場”供應鏈之一的過程中,利用店面遍布全球的法貝熱在極奢圈子中推銷公司生產的一些寶石。Gemfields還跟好萊塢明星米拉•庫妮絲(Mila Kunis)簽約,以發動一場全新的營銷活動。他們讓這位年輕女星佩戴了一條羅曼諾夫王朝風格的項鏈,這條項鏈借鑒了19世紀80年代的一種設計,鑲有Gemfields讚比亞礦區出產的79顆祖母綠。在Gemfields做這些努力之際,投資者也在通過其他途徑嘗試把更多的現代運作方式引入有色寶石行業,包括更加廣泛地公開定價數據、改善定級和跟蹤方式,從而讓消費者能夠更清楚他們的寶石價值幾何、來自何處。比如國際有色寶石協會就在推動成立一套跟蹤有色寶石產地的體系。協會的密歇樓說,哥倫比亞、坦桑尼亞和斯裡蘭卡等國都表示了對這一體系的興趣。與此同時,其他公司有的在宣傳其礦山到市場的供應鏈,有的在提高生產的現代化程度。其中就有TanzaniteOne Mining及其在倫敦上市的母公司Richland Resources Ltd.。它們投資乞力馬紮羅山附近曾以手工生產為主的礦區,從一個方面轉變了坦桑黝帘石市場的格局。坦桑黝帘石是一種稀有藍色寶石,世界上僅有的已探明礦藏就在這個礦區。與此同時,近幾年緬甸帕敢礦區的機械化程度也都有提高,很大一部分人工已被推土機取代,只不過該地整體上還是很亂。如果這一切有助於提高供應的可靠性並增加需求,有色寶石有望在未來變得更加值錢。世界重要寶石組織美國寶石協會(Gemological Institute of America)的分析師拉塞爾•紹爾(Russell Shor)說:“有色寶石行業可能會朝著這個方向走,其開採將變得更加理性、更加正規。這將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但我認為它是將來的方向。”但包括不少尋寶人在內的很多人還是抱著懷疑的態度。他們認為,世界主要有色寶石礦的儲量通常都太小了,不值得做大規模投資,有時候用原始的手工工具或許還能更好地對其加以開發。由於有色寶石礦分布如此之廣,所在地點又如此之亂,要實現現代化,可能過於復雜,更不用說過於高昂的成本了。吉尼斯問:“你能有多少萬億呢?除了鑽石以外,大部分寶石產區都是自古便已開採,最好的寶石早就沒有了。”他說,把這些礦山整合在一起“幾乎是不可能的”。住在曼谷的尋寶人休斯也是這麼認為。他說,人們一直有興趣讓有色寶石這個行當變得更有秩序,但自然母親把她的財寶保護得很好,都藏在很難找到的地方,而尋寶人也沒有心思把這方面的控制權拱手讓給倫敦、華爾街或其他任何地方。休斯說,“有色寶石不同於其他類型的採礦行業”,因為其價值高度集中於非常小的區域和相對少的石頭當中。除此以外,只有人、而非機器才能將有價值的標本從沒有價值的標本中分離出來,而這些人就包括目前做很大一部分分離工作的手工操作礦工。他說,如果大公司想帶來更多秩序,“總會有人能夠繞開它”。

……..文章來源:按這裡